最新要聞

廣告

5G

中國移動5G消息App亮相一天后下架 官方稱將重新上線

中國移動5G消息App亮相一天后下架 官方稱將重新上線

自動駕駛市場加速前行,車載雷達從幕后走到臺前

自動駕駛市場加速前行,車載雷達從幕后走到臺前

科技

南充嘉陵區打造“+旅游”品牌 讓更多人吃上“旅游飯”

來源:四川經濟日報

嘉山鐘靈毓秀,嘉水波浩渺。南充市嘉陵區人文厚重、山青水美,太和鷺鄉、曲水晴波、田壩會館、七寶古剎、節孝牌坊等自然人文資源星羅棋布,還是聯合國老齡所認證的“世界長壽鄉”,也是“中國桑茶之鄉”“中國蠶絲被之鄉”。年來,該區立足生態和人文兩大資源優勢,全面拓展“+旅游”深度廣度,全區旅游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文化+旅游”雕琢文旅新名片

5月20日,記者來到七寶寺書香文旅項目建設現場,看到修葺一新的南池書院充滿悠遠厚重的歷史滄桑感,莊重而不失典雅,淡泊而難隱輝煌。每一組院落石碑、每一處磚瓦,都閃爍著時光淬煉的人文光輝,散發著經年積淀的書卷氣息。

嘉陵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七寶寺南池書院為明清建筑,是川東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書院建筑群之一,孕育出書院文化、紅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幾經風雨滄桑,有著上百年歷史的南池書院損毀嚴重。為保護七寶寺明清古建筑群,2020年,該區啟動了七寶寺書香文旅項目,規劃面積3.5方公里,以七寶寺南池書院為核心,以印象西溪河·書香七寶寺為主題,深度挖掘書院文化、紅色文化和生態文化等文化內涵。目前,文物本體修復、西溪河產水配套項目已全部完成。今年將重點完善南池書院布展,開展研學體驗;推進七寶寺舊場鎮改造,完成文化街區打造提升;完成七寶寺中學改造;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等。

文化搭臺、旅游唱戲。年來,該區深度挖掘絲綢文化、長壽文化、三國文化、仁孝文化,為一個個文旅項目賦予更多文化內涵。

“三產+旅游”融合效益凸顯

湖面游船、觀光小火車、星空帳篷、戶外燒烤、休閑小游戲……5月20日,記者在位于天樂谷旅游度假區的鳳埡山森林奇幻城看到,該景點“愛琴海”區域已向游客開放。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游客們或游船賞景、或拍照錄像,別有一番樂趣。

“預計今年6月,森林水世界也將對游客開放。”鳳埡山森林奇幻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森林奇幻城項目核心景點森林水世界規劃面積158畝,包括深淵滑梯、彩虹滑梯、家庭漂流滑梯,以及眼鏡王蛇滑梯等大型設備,帶給游客一場驚奇旅程。

據介紹,天樂谷旅游度假區規劃面積約28方公里,項目主要分為休閑游樂、運動康養、田園綜合體、智慧社區四大板塊。該區依托天樂谷旅游度假區項目,將建設集生態觀光、康體運動、親子游樂、仁孝文化、養生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典范游憩區。

圍繞城郊游、鄉村游、工業游三大板塊,該區精心推出一日游、精品游、環線游,升華各景點主題,形成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的精品線路體系。2021年,全區共接待游客867.0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4.35億元。

“農業+旅游”助推鄉村發展

初夏的五月,繁花吐蕊、綠意蔥蘢。在大通鎮彌陀院村的花園民宿庭院里,鮮艷嬌媚的花朵與翠綠的青山相映成趣,引來大批游客觀光住宿。

“我在民宿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還不耽誤種地,照顧一家老小。”村民樊家秀在花園民宿當服務員,這份工作讓她十分滿意。

隨著花園民宿的品牌漸漸打響,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一些原本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回到村里,吃起了“旅游飯”。

彌陀院村黨支部書記杜建兵介紹,年來,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村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借助產業扶持政策,引來“神奇天笙寨”文旅項目。該項目由華中水電集團公司和四川花香子公司聯合投資開發并管理運營,先后打造了繡球花園、書房山莊仿古建筑、曲水河休閑步道等景點。如今,該村采取企業經營、農戶參與、入股分紅的模式,讓老百姓成為鄉村旅游的受益者。2021年,該村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20824元,村集體經濟收入7.25萬元。

年來,該區以“農業+旅游”模式,依托茶桑、檸檬等農業特色產業及蠐蟆節、年豬節等地域特色文化,立足全域旅游,大力發展鄉村游、觀光游、體驗游,助力鄉村振興。(蔣旭輝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李國富)

關鍵詞: 南充嘉陵區 嘉陵區旅游品牌 嘉陵區旅游 嘉陵區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