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要聞

廣告

5G

國家統計局:全國商品房銷售下行的態勢可能得到緩解

國家統計局:全國商品房銷售下行的態勢可能得到緩解

折疊屏為何會成為手機界新寵?

折疊屏為何會成為手機界新寵?

科技

黃黃高鐵今日開通運營,武漢至黃梅最快1.5小時

來源:長沙日報

4月22日,湖北又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黃岡至黃梅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黃黃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湖北黃州、浠水、蘄春、武穴等地進入“高鐵時代”。武漢至黃岡城際鐵路進一步延伸,與黃黃高鐵相連。武漢至黃梅乘高鐵僅需88分鐘,比以往既有公路交通運行時間縮短一半。

黃黃高鐵的開通讓黃岡接入國家四通八達的高鐵路網體系,黃梅也由此成為湖北第一個高鐵十字交叉的縣。黃黃高鐵的開通更對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完善長江經濟帶鐵路網布局、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輻射帶動武漢城市圈協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沿線新建3座車站

單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12對

黃黃高鐵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重大鐵路項目。黃黃高鐵正線全長126.8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線路從武岡城際鐵路黃岡東站引出,接入安九高鐵黃梅東站。全線設黃岡東站、浠水南站、蘄春南站、武穴北站、黃梅東站等5座車站,其中浠水南站、蘄春南站、武穴北站為新建車站。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黃黃高鐵開通運營后,武漢鐵路部門按照“一日一圖”動態調整列車開行方案。根據客流情況,將按照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安排列車開行,單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12對。黃黃高鐵開通首日計劃開行動車組列車6列。武漢至浠水、蘄春、武穴、黃梅動車組列車運行時間分別約為48分鐘、60分鐘、78分鐘、88分鐘。

黃黃高鐵經過大別山余脈以南、長江中下游以北,沿途經過巴河、浠水等流域,沿線地形地貌變化大、地質條件復雜。自2018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參建單位修建了巴河特大橋、蘄河特大橋、王上灣隧道、蘄春南站等一批重點控制工程。全線新建橋梁78座、隧道15座,總長達101公里。

黃黃高鐵處處體現著智能建設。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黃黃高鐵施工負責人王林介紹,黃黃高鐵先進的“接觸網施工參數一體化測量裝置”引入了北斗定位技術,集北斗定位和紅外掃描功能于一體,能簡便快速地完成接觸網相關參數的測量、記錄及傳輸,使測量誤差控制在毫米級。

列車控制系統被稱為高鐵列車的“大腦”,控制著高鐵列車發車、停車、運行區段、時速等。鐵四院通號院副總工程師謝靜高介紹,黃黃高鐵采用我國高鐵最先進的“大腦”——CTCS-3級運行控制系統,并對“大腦”首次采用了四級網絡安全保護,達到路內最高水。該設置方案后續將在全路推廣使用。此外,設計團隊還為高鐵信號系統中設置了道岔融雪、軌道電路室外智能診斷等先進檢測設備,為高鐵安全運營保駕護航。

■黃黃高鐵連接武岡城際鐵路

是南北兩條客運通道的組成部分

鐵四院黃黃高鐵指揮部指揮長劉建宇介紹,雖然黃黃高鐵正線只有126.85公里,但它承擔著“連貫東西、串聯南北”的重任,對促進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完善長江經濟帶鐵路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黃黃高鐵是東西向武杭客運通道、南北向京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京港客運通道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的“一縱”。

從都市圈角度看,黃黃高鐵縱貫大別山南部,打通了武漢向東、向南的快速交通線,湖北與江西之間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與長三角地區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黃黃高鐵可與去年通車運營的安九高鐵“無縫對接”。從武漢出發,經過武岡城際鐵路、黃黃高鐵、安九高鐵、商合杭高鐵,也可以抵達安慶、杭州等地,從而進一步盤活了中東部高鐵網,豐富了湖北前往長三角地區的高鐵路徑。

鐵四院線站院副總工程師周天杰介紹,從武漢出發,目前有5條城際鐵路。黃黃高鐵的開通讓武岡城際鐵路融入了國家路網體系,黃岡由終點站變為中間站,將對這條線路上的客流有很大帶動作用。

“5條城際鐵路中,武漢至黃石、孝感、黃岡的城際鐵路已先后接入武九客專、漢十高鐵和黃黃高鐵。今后,將謀劃武咸城際鐵路延伸到吉安,接入贛深高鐵,形成武漢到深圳的第二通道;將謀劃武仙城際鐵路通過接入洪湖、監利到華容,進一步延伸到常德,作為武貴高鐵的組成部分。”周天杰解釋,城際鐵路融入國家路網,將盤活城際線路的資源,帶動更大的客流。

鏈接>>>

未來武漢3至4小時

通達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地

當前,湖北正在全力推動鐵路建設。根據規劃,今年重點推進12個在建項目和10個擬新開工項目。進入4月份,湖北多條高鐵建設有新進展。鄭渝高鐵襄陽東至萬州北段從4月14日開始進行全線拉通試驗,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中部地區和西南地區快速鐵路網。滬渝蓉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共有7個標段,目前已有6個標段進入建設階段。荊荊高鐵建設也全面轉入架梁、無砟軌道鋪設等線上施工階段。西十高鐵全線67個點位中已有一大半開工。

截至目前,武漢鐵路樞紐形成了以武漢為中心,覆蓋湖北省內300公里范圍和至鄭州、長沙、南昌、合肥等中部地區省會城市的2至3小時快速客運交通圈,至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的4至5小時快速客運交通圈,至太原、成都、昆明、南寧、蘭州等地的6至7小時快速客運交通圈。

從中長期鐵路網布局來看,湖北將構建“七縱六橫”高速鐵路網,全方位提升鐵路通道質量。《湖北省“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鐵路總里程達到7000公里左右,高鐵里程達到3000公里左右。屆時,武漢、襄陽、宜昌1小時通達周邊城市,武漢2小時通達長江中游城市群內主要城市,武漢3至4小時通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地區。

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高鐵項目建設的意見》中提出,武漢要全力推動沿江高鐵、武漢鐵路樞紐直通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形成“五主兩輔”樞紐格局,謀劃和完善12個方向高鐵路網布局,打造以武漢為中心的“超米字型”高速鐵路網。

關鍵詞: 黃黃高鐵 高鐵路網體系 區域經濟 智能建設